久草2/欧美另类z0zx974/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/japanxxxxfree韩国

審計署曝光地方政府變相融資七大招數

    隨著國家收緊銀根,變相融資已成為地方政府彌補資金缺口的重要手段,審計署近日公布的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發現,2011年以來,上述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增長了12.94%,總量達3.8萬億元。不僅如此,一些地方通過信托貸款等七種“多元化”方式變相融資現象突出,其變相融資額高達2180.87億元。

  這七種變相融資方式是:信托貸款、融資租賃、售后回租、發行理財產品、BT(建設-移交)、墊資施工和違規集資。審計署抽查發現,2011-2012年,有6個省本級和7個省會城市本級通過信托貸款、融資租賃、售后回租和發行理財產品等方式融資1090.1億元;12個省會城市本級和1個省本級通過BT和墊資施工方式實施196個建設項目,形成政府性債務1060.18億元;3個省本級和3個省會城市本級的部分單位違規集資30.59億元,合計2180.87億元,占這些地區兩年新舉借債務總額的15.82%。
 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負責人指出,這些融資方式隱蔽性強,不易監管,且籌資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,如BT融資年利率最高達20%、集資年利率最高達17.5%,蘊含新的風險隱患。
  與此同時,政策的一再收緊并未阻擋“極度缺錢”的地方政府信托融資的腳步,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信托對政府主導的基礎產業配置比例為25.78%,即在8.73萬億元信托資產規模中占據了2.11萬億元;配置比例同比提高3.93個百分點。業內人士指出,為擴充“錢袋”,地方政府還存在通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,募集資金購買信托,信托又投向地方投資基建項目的可能性。
   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,由于目前中央對地方發行債務控制比較嚴,地方政府沒有辦法從正規渠道獲取足夠資金,為了追逐政績,通過各種變相融資手段來獲取所需資金,以投資帶增長。目前信托貸款、融資租賃、發行理財產品是地方政府變相融資采用的主要手段,由于變相融資很難進行統計,造成地方債規模可能遠超目前統計數據,大大加劇了地方債務風險。
    值得一提的是,監管部門正在有意識地糾正地方政府的這種融資行為。去年底,財政部聯合發改委、央行、銀監會發布了《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》,今年5月,銀監會又出臺《關于加強2013年地方融資平臺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各銀行控制地方平臺貸款總量,不得新增融資平臺貸款規模。